城镇轶事

当前位置: 城镇轶事 > 自然风貌 > 文章页

张耀元:续写父亲“警察故事” “金点子”不断的“户籍明星”

时间:2025-03-24 20:22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3 次
张耀元:续写父亲“警察故事” “金点子”不断的“户籍明星”

头顶警徽,肩扛盾牌;

风霜磨砺,时光洗礼。

一身藏蓝,一生荣光。

“人民警察”,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蕴藏着千钧的力量。

有些路注定充满风雨,有些人必须勇往直前。

一次次逆行出征,定格成勇担使命、初心为民的群英形象:他们是平凡岗位的坚守者,是为民服务的奉献者,是栉风沐雨的守护者,是狭路相逢的无畏者。

他们的故事,是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打击犯罪场景,是一次次温情四溢的为民服务瞬间……他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进一步讲述警营好故事、传播公安好声音、树立警察好形象、弘扬社会正能量,展示璧山公安队伍风采,激励广大公安干警见贤思齐、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璧山公安铁军,璧山区公安局举行了“以警之名,与光同行——璧山优秀人民警察”评选活动,并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把教育整顿成果和“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转化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实效,奋力开创璧山公安事业发展新局面。

张耀元:续写父亲“警察故事”“金点子”不断的“户籍明星”

▲工作中的张耀元

一个基层户籍民警,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为何能走进万千人的心里?一个普通党员,没有骄人的丰功伟绩,为何能获得群众一大波好评?在群众和网友眼里,她为民服务“不下班”;在同事和战友看来,她是社区大V,一腔热血“爱帮人”。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她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警二代”,她的父亲也是一名坚守基层42年的退休警察,“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对她和父亲来说,这不仅是血脉的传承,更是“警察故事”的续写,她就是璧山区公安局璧泉派出所户籍民警张耀元。

穿上警服,要成为父亲的骄傲

忙,是张耀元对父亲最深刻的记忆。“父亲总是早出晚归。”“我那时非常不理解:为什么陪我的时间都没有?直到我做了警察,才真正体会到了父亲所说的‘时间不够用’”。

张耀元的父亲是河南省南阳市当地工龄最长的警察,为民服务42年,他在那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暖心的故事,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父亲持续帮助了一名留守儿童,这一事迹被南阳电视台多次报道,当时还年幼的张耀元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里的父亲,内心是满满的骄傲与自豪。

▲户籍窗口里微笑服务群众的张耀元

自此,在张耀元小小的心里种下了第一颗梦想的种子: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2011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河南姑娘张耀元,跨越一千多公里,只身来到重庆市璧山区,成为了璧山公安的一员。

从指挥中心、交巡警,到青杠派出所,再到璧泉派出所,对张耀元来说,十年从警生涯,特别是户籍民警的八年时光,最难的不是初来乍到时的语言交流障碍,也不是身处异乡的孤独,而是群众的不理解。

“你们公安系统不是能查到居民的身份信息吗?你帮忙查一下不行吗?非要我再跑一趟?”类似的话,张耀元听过很多次,由于资料不全无法办理,尽管她反复多次解释,但群众仍然不理解,将未能顺利办理到证件的怒气都撒在了她身上。

在被指责过多次后,张耀元下班回到家中,一边哭一边向父亲倾诉自己受的委屈。“少抱怨,多做事,多学习业务知识,群众需要的不是理由,而是问题得到解决。”严厉的父亲虽然没有给张耀元温暖的安慰,但却为她指明了方向。

在父亲的教诲下以及单位前辈的带领下,张耀元在工作中积极寻找着便民利民的工作方法,便利贴、笔记本,密密麻麻记下户籍小知识;午休甚至晚上睡觉前,满脑子都是户籍小百科。如今,前来办事儿的群众,都称赞张耀元办理业务又快又好,咨询业务“张嘴就来”,不管怎么问都“从不厌烦”。

时代变幻,血脉传承,不变的是初心与使命。身穿警服,是张耀元与父亲共同的选择;同戴警徽,是人民警察使命和信仰的传递。

带病坚守,只为心中的那份责任

去年,张耀元去医院进行了一次身体检查,检查发现患有乳腺肿瘤,是否为恶性肿瘤有待进一步检查确认。

从医院出来,张耀元心里有些忐忑,但在户籍岗位工作了八年的她知道窗口工作“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一人就会出现空缺,就会给同事增加负担,同时也耽误群众业务办理。

放不下心中那份责任,也为了不让家人朋友担心,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依然照常上班坚持微笑服务。

一周后,最终检查结果出来了,诊断为良性肿瘤。拿着确诊报告,在群众面前向来乐观爱笑的张耀元忍不住用报告单掩面哭了。

▲张耀元热情接待前来办理户籍手续的群众

“这是您的身份证,请收好,您慢走。”半小时后,回到户籍窗口,张耀元将办结后的所有证件交到一名群众手上,她又是那个服务周到,态度亲和的“户籍警花”。

2020年4月,璧山区公安局充分发挥民警“党员、业主、警察”的三重身份,创新推出“党建引领、警邻同行”小区治理服务新机制,张耀元是其中一个工作组的组长。同年7月至9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期间,张耀元所在的璧泉派出所成为全区迁户量最大的派出所,同时,警邻同行工作也在筹备开展。既是户籍窗口民警,又是警邻同行工作组组长,上班要为群众办理户籍业务,下班要组织开展警邻同行工作,张耀元忙得不可开交。

在一个炎热的下午,为了即将开展的禁毒宣传活动,她从禁毒支队领取了一大包资料和文化衫,双手拿不完,只能身上大包小包地挂着,走在大太阳底下,犹如芒刺在背,她的嘴唇也因高温日晒干得起皮。

毒辣的太阳、沉重的资料、连日来的疲惫,那一刻,她感到有些身心俱疲。

然而在她走到斑马线前等红绿灯时,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向她走来。突然,女孩冲她鞠了一个躬,说:“警察阿姨,您辛苦了。”看着小女孩的举动,张耀元的眼睛湿润了。

当晚,张耀元的工作日记上写下这样一行字:石以砥焉,化钝为利。身为党员,身为警察,为民服务之路,当永不止步。

初心不改,派出所一线“多面手”

工作中,张耀元是一个“金点子”不断的人,爱琢磨、爱换位思考。

去年6月3日,中高考前夕,她和同事们利用周末加班加点为即将参加考试的学生集中办理身份证明时,遇到一个难题:一位在璧山购房的外省户籍群众金女士急需把孩子的外地户口迁到璧山。

按照要求,迁户必须房屋产权人、户主金女士的丈夫亲自在场。但不巧的是,对方当时恰在浙江出差,赶不回来了。

怎样才能既不违反要求、又能解决群众燃眉之急?

“现场视频通话,录像取证存档,视频连接认证!”张耀元抛出了解决方案并立即请示领导。得到肯定答复后,她当面指导金女士操作,带领同事现场完成了资料审核、身份认证和准迁工作——至此,也创新实现了璧山区首例“人不到场 跨省迁户”的业务办理。

6月10日,金女士把一面“科技便民,服务暖心”的锦旗送到了警局——如果说这面“见证首例”的锦旗,是张耀元“金点子智多星”的表现;那么,由她在疫情防控期间,开通运营的“璧泉户籍小助手”,不到一年就收获了40个社区“元粉丝”,则是对她从警十年、热心为民的认可。

去年疫情防控非常时期,辖区很多居民需办理户籍业务,但无奈受困家中,只能打电话或者添张耀元微信咨询求助。

办事者众,来电经常遭遇占线,个人微信号“好友”也已爆满,工作服务效率极低,怎么办?

为了帮群众解决麻烦,张耀元选择了给自己“添麻烦”!既然老百姓爱用微信,那自己就开个工作号,专门用来为老百姓们实时提供政策宣传、业务咨询等线上服务。

张耀元的“点子”,再次得到领导肯定。于是,去年3月,张耀元新购手机一部,当天就开通了个人工作号“璧泉户籍小助手”,并向辖区居民公布。

如今,她的个人微信工作号“璧泉户籍小助手”,已添加所辖40多个社区1600余名群众,覆盖小区业主群、工厂员工群、学校老师群,累积回复群众咨询答疑4000余次。

▲百灵鸟小分队为社区居民讲解反诈知识

除了实施电子化现场视频连线办公,开通“璧泉户籍小助手”,张耀元还牵头成立了百灵鸟户籍政策宣传小分队,开通跨省户籍邮寄业务······在户籍民警平凡的岗位上,她似乎总能做出“不凡”的成绩。

有人问她想出“金点子”的秘诀是什么,“多发现,多思考,多实践”,张耀元这样回答。

如果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张耀元心中那盏信仰的“灯”,那么对公安工作岗位的忠诚与热爱就是那源源不断的灯油,灯火相亲,这盏公安综合服务窗口上的明灯定将会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释放出更加温暖的光辉。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号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04 20:04 最后登录:2025-04-04 20: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