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轶事

当前位置: 城镇轶事 > 自然风貌 > 文章页

走出城镇化误区

时间:2025-03-25 06:18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41 次
城镇化如果不跟着市场走,城镇化注定要失败

  刘守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陶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和泉洋人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辅佐官

  浅见泰司 东京大学空间信息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政府与市场:谁来主导

  刘守英:中国在推进城镇化时,政府主导的能力非常强。一旦中央的城镇化规划出台,各级政府都会跟进。各级政府的城镇化规划不可避免地以所辖行政区域的人口、资源、未来产业发展等来进行。

  但是,城镇化进程、尤其是人的城镇化是经济活动的结果,人往哪里流,不是政府能主导的。我们担心,目前一些城镇搞了很宏伟的规划,进行了很大投资,但是形成不了产业,聚集不了人气,造成巨大的浪费。我想问:日本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浅见泰司:虽然现今日本与中国政府主导的政策不同,但日本过去也经历过政府主导的阶段。比如日本在地方构建工业为主的产业城市时,政府也采取了主导政策。其中适合当地发展需求的取得了成功,反之则失败了。

  我们得到的经验教训就是,如果不跟着市场走肯定要失败,这是日本经历过的。

  日本最近制定这些地方发展规划的时候,有很多产业界的人士也一起加入进来去制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光是政府一方,民间的意见也直接反馈并被吸取到规划的制定中。

  再来看中国。即使目前由政府主导,市场也应该进行很好的监督。相关配套机制必须引入,否则很多投资会被浪费。在我看来,构建一个民间能够发挥作用的良好机制十分重要。比如一些公共服务都采取外包这种方式。如果采取外包了,就会有民间的定价机制参与进来,因此如果你接受某一项服务的话,就要支付一些相应的报酬,这是一种机制,可以促进市场的发展。政府通过一个合理的价格去外包这样的服务,这也是使市场能够健全发展的一种体制,特别是到了老龄化社会之后,很多的社会服务不能够都指望是公共的、免费的,是需要靠一些外包的、收费的服务,我们要渐渐朝着这个方向去调整。

  刘守英:除了在产业发展上要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逐渐退出外,另外一个是政府要减少对城市发展的干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先有产业,吸引人气,城市发展起来。中国近一轮发展的许多城市顺序是倒过来的,先政府造城,房地产商盖房卖房,再规划产业,等着人进城。这种城市化造成土地城市化扩张,产业发展不足,人口城市化滞后,具有很大的不可持续性。这种模式必须改变。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11 10:04 最后登录:2025-04-11 10: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