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轶事

当前位置: 城镇轶事 > 民风民俗 > 文章页

2024读懂中国丨迟福林:如果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 中国至少产生数万亿元消费需求

时间:2025-03-28 08:05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1 次
在12月3日举行的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上,来自全球的知名政治家、学者就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展开对话。如何理解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用3句话概括。“中国未来十年正处于结构性转型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都有10到15个百分点的提升

  在12月3日举行的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上,来自全球的知名政治家、学者就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展开对话。

  如何理解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用3句话概括。

  “中国未来十年正处于结构性转型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都有10到1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迟福林表示,以服务性消费为例,如果未来10年城乡居民服务性消费从45%提升到60%,不仅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服务创新大国转型的重要标志,而且将推动中国保持4.5%至5.5%的GDP增长率。这不仅对中国吸引外来投资有巨大的吸引力,而且将对全球新增增长贡献仍然保持在30%左右。

  “中国的经济转型有周期性矛盾,更重要的是结构性的矛盾。结构性矛盾不仅需要一揽子的增量制度政策,更需要农村改革的重要突破。”迟福林表示,当前中国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城镇化水平太低难以推动中国转型的重大任务。2011年,我国工业化率达到高峰,而到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只有66.1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48.3%。如果未来1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至少产生数万亿元的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拉动中国成为从农业大国,真正变成现代化的国家。

  “中国的结构性改革具有深刻性、长期性、全面性。”迟福林表示,目前我国有2.98亿农民工仍然没有市民化,这个过程将产生16万亿元到2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既需要中央政府财政投资,更需要国有资本参与;既需要农村的土地改革,也需要土地市场政策的调整;既需要搞活民营经济,也需要补齐城乡基本工资短板。

  迟福林认为,城乡公共服务短板突出,城市和农村在养老服务上差距15倍,农民工平均收入不到城市居民的50%,而农民工的储蓄率是城市的两倍。“所以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中国总需求不足,解决中国结构性转型,解决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关键所在。”他说。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04 19:04 最后登录:2025-04-04 19: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