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需要秩序,于是随着城市的出现,城市管理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城市可以追溯到商周甚至更早,最早的城市管理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史料记载。
古代有两种商人。在一个地方有固定经营的叫“贾”,比如开个门面的店铺;没有固定的场所,在户外不断流动开展贸易的,叫做“商”,类似于我们现代人心目中的商贩形象。
《庄子·北游》记载:“正获之问子监市履也,每下愈况。 “这里所说的‘监市’,也就是市场监管员,包括了环境卫生管理、取缔占道经营、拆除违章建筑等当今‘城管’所承担的职能。
史书记载最早的城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城管队员经常由士兵担任, 这个时期的城市管理制度相当严格。 如《韩非子·内藏论》:“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请问谁还敢?)
秦朝时,城管的职责大致分为两部分,由“司事”(大队长)和“胥吏”(队员)组成。 “胥吏”主要纠察市场上的欺诈行为,负责市场治安;“司市”负责巡查市场,纠察违章者,捕获市场小偷。
汉代的城管称为“市令”,由京兆尹也就是市长管理,集治安、税收、维护秩序于一身,定期检查。 所有县级以上的城市,都有”市“作为交易场所,用墙围起来,与民居隔开,实行“坊市分开”。
唐朝的城管又叫“监市”,由市长掌管。 。城管执法范围广,既管理市场秩序,又具有现代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的职能。 《唐律》上甚至详细规定:摊点应设在离办公机关至少三十米处,不能离民房太近,宜在一米五以外。 对占道经营者有严厉的处罚:侵占大街小巷者,打七十棍。而且被打了之后,你还得恢复原位。 血亏!
宋朝是中国古代商业最发达的朝代。 为了更好地管理摊贩,法院专门成立了“城管执法大队”——街道司 负责维护城市街道的卫生、整治和日常秩序,管理摊贩,拆除违章建筑,还负责防火、抓贼、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物价。 开封不仅免杂税,政府还多次颁布关于减免开封各种营业税的诏令,直接惠及流动摊贩。
隐藏在宋代商业繁荣背后的小商小贩,支撑了宋代商业繁荣的半壁江山,积淀了深厚的民间文化传统,使整个宋代文化充满了对社会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辉煌的时代,少不了小人物的贡献。
明朝把城市管理工作交给了“五城兵马司”, 负责巡贼,整理街沟,治安,禁火。 据《明会典》记载,在京城,“占路的违建的,六十大板,而且原来什么样你还得给我恢复成什么样!;对往街上扔垃圾、倒污水的,四十大板你跑不了!特殊情况除外,”出水者勿论“。当兵的管理,就是这么简单明了。
清朝设立“独立街道衙门”。后期由专门的“警察”承担部分城市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市容、交通秩序、公共设施维护、外城街道管理、房屋修建等。甚至,谁家堵了下水道都得管。
民国时期,市容环卫工作已初具规模。 民国18年(1929年)前后,各大城市纷纷成立专业队伍,用洒水车在道路上洒水降尘。与此同时,汽车被用来运输垃圾,当局拨款修建了一批公共厕所。 各地都颁布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环卫清扫保洁工作开始制度化、经常化,但机械设备不足主要靠人力。
故友说:街边摊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存在让一部分人有了生活的依托,也为另一部分人提供了便利。城市管理 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老百姓,而不是其他,脱离了这个本心,就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