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轶事

当前位置: 城镇轶事 > 乡村轶事 > 文章页

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时间:2025-03-22 04:42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3 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站在新起点,新型城镇化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将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站在新起点,新型城镇化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将迎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我省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

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陕西80%的国土面积、55%的常住人口、近一半的经济总量在县域,诸多基础性、发展性、战略性资源都集聚在县域。

县域一头连城镇,一头连乡村,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等内容,让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陕西省委会主委张华俊感触颇深。

张华俊说:“2024年,陕西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2.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嵌入特色产业链,有效实现增收致富。我们将围绕提升农产品品质、构建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行新机制等主题深入开展调研走访,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荔县被誉为中国冬枣第一县,全县冬枣种植面积达42万亩,总产量超7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大荔冬枣品牌信誉度位列全国瓜果类第三,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许多大中城市,还远销中亚、欧美。

“我们将以产业升级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深化三产融合。”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爱英说,大荔县将持续推进大荔冬枣产业标准化、品牌化、智能化建设,通过推广新品种提升冬枣质量。同时,挖掘冬枣文化内涵,开发农旅融合项目,打造“冬枣+文旅”新业态,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旅游全链条,为城镇化发展持续提供产业动能,实现产业兴城、生态惠民、文化赋能的综合效益。

让农业转移人口“留得住”“融得进”

从北京返回工作岗位,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杜海峰,对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模式等方面有了新的收获和思考。他结合全国两会精神第一时间与同事、学生分享参会心得。

全国两会前,杜海峰和团队就开始进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研究。接下来,他们将到大荔县、宁强县开展城乡融合专题调研,宣传相关政策,不断完善调研成果和意见建议,汲取基层经验、借鉴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落实落地。

杜海峰说:“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发展问题’,也是‘公平问题’。如何让中西部地区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机遇下,发挥后发优势、激发内生动力,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发展问题’必须依靠发展来解决,发力的关键在人,要了解人的需求,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干事热情。”

2024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贯彻〈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到2030年,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接近70%”。

省发展改革委规划处负责人介绍,全省将进一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通过实施新一轮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等,让农业转移人口稳定就业、劳有所得;通过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住房保障政策范围,采取实物配租和货币补贴等方式,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住有所居”;通过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扩大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覆盖面,让其“老有所养”“医养有靠”。

下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作为全球秦商的总联络站、总服务台,秦商总会要在全国各地陕西商会和全球秦商队伍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热潮,号召广大秦商适应新形势。”参加完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秦商总会会长崔荣华第一时间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一线。

崔荣华说:“西部大开发为激发传统产业活力、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带来新机遇。我们将引导广大秦商把企业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积极投身国家战略,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贡献力量;把创新创造作为强企之要,在数字经济等新赛道积极探索,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施政所向,也是民之所望。

陕西和宁夏同处祖国西北,地缘相近,承担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共同责任。陕西省林业局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签订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治理工程联防联治合作框架协议,在生态治理、科技创新、林草沙产业、灾害防控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屏障。

双方表示,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陕宁交界区域荒漠化联防联治,深化合作、区域联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记者:李羽佳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04 20:04 最后登录:2025-04-04 20: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