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关于 “退休人员养老金是否缴税”的问题议论纷纷 近期,有不少号称是 律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博主 在短视频平台讲解 “养老金如何缴税”的问题 其中 “养老金个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 “领取养老金要缴3%个税”等 说法备受瞩目 这些解读是否准确? 回应来了 ↓↓↓ 基本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有何区别? 个人养老金不同于基本养老金,是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包括由国家统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的基本养老保险,即“第一支柱”; 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投保、共同负担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即“第二支柱”; 以及主要由个人负担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即“第三支柱”。 基本养老金属于第一支柱,而个人养老金属于第三支柱。 退休人员取得基本养老金是否需要缴税? 目前,个人实际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网传“养老金个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 超过这个数字需缴税? 不准确,如上所述个人实际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更不涉及起征点。 退休人员取得的基本养老金无论是否超过5000元/月,都是不必缴纳个税的。 “领取养老金要缴3%个税”? 3%个税针对的是个人养老金,而非基本养老金。 2022年11月25日,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实施。在缴费环节,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在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领取环节,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缴纳的税款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 个人按规定领取个人养老金时,由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所在市的商业银行机构代扣代缴其应缴的个人所得税。 社保缴了十多年了 哪里能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总额? 有没有便捷的方法能查呢? 现在通过手机 就能在线查询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 1 第一步 打开并登录“随申办市民云” APP,点击首页的“三金账单”,在“三金账单”的养老金栏目中,可以查看您养老金的当年度个人缴纳金额。 2 第二步 点击“养老金”栏目右侧的“查看详情”。在养老金详情界面,您可以查看截至上月的养老金本息总额、养老金总额个人部分、累计缴费月数以及92年底前连续工龄等信息。 此前报道: 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养老金会受影响吗? 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与职工工作年限紧密相关,我们也注意到,这次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同步提出,逐步调整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 随着法定退休年龄的延迟,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也相应作了调整,从2030年起由目前的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 目前,根据相关制度,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与本人的缴费年限直接挂钩,也就意味着,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水平越高,也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但离法定退休年龄较近、已经或快要缴费满15年的职工,很多有了退休生活规划,该如何适应呢?《决定》明确,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从2030年起逐步实施。也就是说,在2025年到2029年期间退休的人员,最低缴费年限不变,仍为15年。对于2030年后退休的职工,最低缴费年限也不是一步提高到20年,而是逐步过渡到位。即每年提高6个月,通过10年的时间,将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 当职工延长退休年龄后,养老金缴费年限延长,按照现在的计发办法,每缴费延长1年,养老金待遇的计发可以增加1%。如果是延长5年,基础养老金的计发会增加5%。 此外,职工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在增加,将来计发个人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这一次延迟退休方案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当职工在允许范围区间,选择提早退休时,个人养老金不会打折。也就是说养老金水平,并不会因为职工选择早退休而降低,从而确保个人的养老权益。” 更多热点问答来了! ↓↓↓ 1 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 养老金通过全国统一的计算公式计算而来,具体如下: 2 什么是缴费年限? 3 延迟退休会影响养老金缴费年限吗? 会!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表示,延长退休年龄后,对养老金或存在两方面影响—— ■缴费年限的延长,按现在计发办法,每缴费延长1年,养老金待遇计发可增加1%,或导致待遇显著提高; ■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的增加,将来计发个人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此外,这次延迟退休方案还有个显著特点,当大家在允许的范围区间内,选择提早退休,个人养老金不会打折。 4 领取养老金,需满足哪些条件? 职工按月领取养老金须具备3个条件: 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②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③个人缴费年限达到法定最低缴费年限。 5 社保缴纳有中断,对养老金有影响吗? 缴费年限指累计缴纳的年限,中间可以有中断,不需要连续。 但断缴社保对养老金可能存在以下影响: ■缴费年限减少 断缴会导致缴费年限缩短,中断时间越长,缴费年限越短,会导致基础养老金水平降低。 ■个人账户积累减少 断缴期间,个人账户中不会有资金积累,导致个人账户养老金降低。 ■养老金计算调整 如中断时间较长,到达退休年龄时,或需重新累计缴纳年限,这可能导致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延后。 ■养老金调整与缴费年限的关系 缴费年限越长,调整的额度也越高。 6 没到退休年龄,但养老保险已缴够年限, 还要接着缴吗?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和员工双方应尽的法定义务,即使养老保险已缴够年限,但只要存在劳动关系,就须缴纳社保。 另外,《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还规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因此,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在缴满年限后,可自愿选择是否继续缴纳。 7 快到退休年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还未满,能一次性趸缴后办理退休吗? 《社会保险法》实施(2011年7月1日)后,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若累计缴费不足年限的,可延长缴费至满年限,不能一次性趸缴。 8 单位职工参保,比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多? 无论灵活就业人员,还是单位参保职工,退休时养老待遇的计发办法是一样的。养老待遇的高低主要与这些因素有关: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时养老待遇计发基数等。 因此,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等相同的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与单位参保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是一样的。 9 办理退休当月还需缴纳养老保险吗? 单位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当月,仍是用人单位的在职员工,用人单位应为其缴纳办理退休当月的社保费用。 10 参保人员未到退休年龄不幸去世, 还能拿到养老金吗? 参加养老保险者死亡时,其个人账户中的余额是能被继承的。无论是员工在职期间逝世还是退休后离世,其个人账户里的缴纳本金及所得利息均可被继承。 目前,国家规定60周岁退休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举例来说,不考虑计算复利的因素,对于目前60岁退休的职工,他们要接近72岁才能领完个人账户中的钱,在领完个人账户储存额之前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继承。 11 个人养老金怎么缴,如何领? 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参加人可以用缴纳的个人养老金在符合规定的金融机构,或其依法合规委托的销售渠道购买金融产品。 (更多个人养老金详情,戳图了解↓) 参加人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或具有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形,经信息平台核验领取条件后,可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领取方式一经确定不得更改。领取时,应将个人养老金由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转入本人社保卡银行账户。参加人死亡后,其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中的资产可以继承。 东方网综合劳动报、上海网络辟谣、上海市社保中心、央视新闻、上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
catalogs:115814;contentid:13117827;publishdate:2024-10-09;author:许莹莹;file:1728469056025-13af62d9-a5dd-4293-a430-a97f9b56e7ae;source:29;from:东方网;timestamp:2024-10-09 18:17:32;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