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轶事

当前位置: 城镇轶事 > 乡村轶事 > 文章页

對推進人類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學術圓桌)

时间:2025-03-23 20:17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3 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既切合中國實際,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也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對推進人類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學術圓桌)--理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既切合中國實際,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也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使中國成為“世界現代化的增長極”,深刻影響了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對破解人類社會發展難題、推進人類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探索適合自己的現代化發展方式

  作為現代文明的核心特征,現代化是一個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科技等在內的綜合發展進程。盡管各國在現代化發展中互有關聯,但現代化發展進程往往並不同步,推進現代化的道路和方式也各不相同。作為人類共同的探索和實踐,世界現代化進程呈現多樣性特點。后發國家推進現代化,可以借鑒先行者的成功經驗,但照抄照搬鮮有成功者。隻有走出符合自身國情的現代化道路,探索出適合自身實際的現代化發展方式,才能平穩有力推進現代化。

  近代以來,中國對實現現代化有著強烈的追求,並為之進行了艱辛探索。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開啟了獨立自主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化駛入快車道。我們構建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實行積極主動的開放政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現代化發展方式,加快了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疊加發展。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實踐証明,不照抄照搬西方國家現代化模式,堅持獨立自主開辟現代化發展道路,立足本國國情探索適合自己的現代化發展方式,是中國式現代化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啟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世界上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現代化標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錨定自己的現代化目標,立足本國國情就能夠探索出自己的現代化道路。

  科學回答現代化的本質是什麼這一重大命題

  從傳統社會走向現代社會,是一場深刻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先天性地包含著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無法克服的局限性。這種以資本為驅動的現代化在帶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精神空虛等一系列問題,困擾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目標,既促進物的全面豐富,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超越了資本主義現代化的局限性。

  在推進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我們始終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注重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通過有效的減貧和扶貧政策舉措,實現了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持續縮小區域發展差距﹔逐步構建起全民共享的基本醫療保險體系、養老保險體系等。中國在實現快速現代化的過程中,保持了社會穩定有序,並且不斷提升全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水平,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國式現代化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努力促進物質富足、精神富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如果現代化的成果不能惠及最大多數的人,或者造成人精神空虛,這樣的現代化就走錯了方向。這也正是人類當下遭遇的一些現代化問題的症結所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表明,隻有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現代化才有不竭的動力,現代化之路才能越走越寬廣。

  走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新路

  回顧世界現代化進程可以發現,以傳統工業化為主要推動力的現代化在給世界帶來前所未有大發展的同時,也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重大危機。一些國家未能處理好生產與生態關系帶來的嚴重后果警示我們,人類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新路。

  中國式現代化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布局,創造性提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綠色發展理念,在推進現代化進程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我們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把“綠色”寫入新發展理念,把“美麗中國”作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之一﹔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讓人民群眾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實實在在的改善,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作為人口規模巨大、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的國家,中國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其影響不僅僅限於自身,對世界的可持續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為后發現代化國家在推進現代化過程中摒棄輕視自然、支配自然、破壞自然的錯誤觀念,處理好生產和生態的關系,走綠色發展之路提供了中國智慧。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11 09:04 最后登录:2025-04-11 09: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