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轶事

当前位置: 城镇轶事 > 乡村轶事 > 文章页

符合全面取消城市落户限制条件,珠海迎来哪些利好?

时间:2025-05-14 18:49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 次
12月25日《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印发,围绕创造流动机会、畅通流动渠道、扩展发展空间、兜牢社会底线作出顶层设计

12月25日《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印发,围绕创造流动机会、畅通流动渠道、扩展发展空间、兜牢社会底线作出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

《意见》明确,将以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牵引区域流动,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

这一重磅消息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搅动了不少珠海人的神经。

常住人口仅189万

珠海满足全面放开条件

巧合的是,就在前两天,12月23日,珠海官方发布《2019年统计年鉴》,向外界公布了人口的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末,常住人口189万人。

较之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其它兄弟城市,无论从人口数量还是人口素质结构,珠海都具有小而美的特质,也符合全面取消落户限制的条件。

此次落户限制放宽的政策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早有信号。

今年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出台,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

而在此之前,珠海就已提前放开了人口的加速聚集的“阀门”。2018年3月1日起,珠海市开始执行新的户口迁入政策。其中包括:纳税入户,夫妻投靠的婚龄、父母投靠子女身边有无子女等前置条件。与该市户籍人员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直接迁入;社保、居住证连续满五年并在珠海有稳定住所即可直接申请入户。尤其是与珠海市户籍人员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准予迁入户口,更是为珠海打开了人口增长的“水龙头”。

根据此次《意见》提出的“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意味着珠海等城区常住人口少于300万的城市,将不得再有“社保、居住证年限要求”。换言之,珠海的落户政策或将再进一步、全面放开,实现“想入即入”。

户籍政策历来是观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维度。“全面放开落户政策总体来说有利于城市良性发展,让有意愿落户的人口成为稳定居住、就业的新市民,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左晓斯说。

珠海名气很大,但人口不多。放诸粤港澳大湾区,区区只有不到200万常住人口的珠海,人口规模倒数第一。

“全面放开落户政策,可以为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自由流动去除制度障碍,地方政府要有长远的发展观念,人口特别是年轻人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把人口集聚下来本身就是很好的事情。”省社科院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周仲高认为。

吸引人口用脚投票

归属感最重要

过去几年,在传统人口红利进入后半期的关键阶段,越来越多的城市重新认识“人口”——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而不是财富的消耗者。

基于这一认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人才争夺战”此起彼伏。

年初,西安、南京、常州、广州、海口、大连等多个城市发布落户新政,纷纷放宽落户条件“抢人”。随后,众多城市纷纷跟进,加强人才引进力度、放宽或取消落户限制。仅12月,就有武汉、沈阳、郑州三个城市出台政策放宽落户限制。

“随着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优化,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各类人才的支撑,大家不约而同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和有利条件吸引人才,放开放宽落户条件是吸引人才流入十分重要的举措。”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穗港澳区域研究所所长张光南说。

其实,一本户口簿,牵动着居住、教育、医疗、就业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中国人口流动量巨大的背景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或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将极大利好这一庞大的群体。

珠海《2019年统计年鉴》显示,在2018年,有7.8万人用双脚将票投给了珠海。他们在这片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拿到了户口簿,心中萌生了归属感,没有后顾之忧地追逐梦想。

受访的人口社会学者认为,全面放开户籍限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将有利于人口资源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最终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一个流动的社会里,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因素,也就是说,除了政策放宽,城市的吸引力更在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

湾区人口最小城变大

“澳珠极点”变强

“当前珠海最大的短板就是城市能级量级不足,区域辐射力带动力不强,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和影响力偏弱。”去年,上任不久的珠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永航在密集调研数月后,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珠海发展的软肋痛点。

在城市经济学中,人口规模是城市能级的重要标准,并认为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运行效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城市人口规模严重不足时,城市的运行效率会相对更低;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张,城市的运行效率会逐步提高;但当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城市的运行效率开始降低。

对常住人口不满200万的珠海而言,要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携手澳门打造“澳珠极点”,亟待以人口规模的扩大,来推动城市能级和运行效率的提升。

随着城市人口的大规模增加,将对城市投资、消费、GDP增长产生“乘数效应”,拉动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宅的投资增长,成倍扩张社会消费,大幅拉动经济增长,显著提升城市的规模效应和运行效率,人口的规模化扩张将成为珠海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加速建设,越来越多的具体规划和宏大设想出炉,这些规划和设想的落地,都必须有足够的人口规模为基石,如修建地铁、跨江通道、跨海大桥等。

珠海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在7.8万人用脚为珠海投票的同时,也有近1.1万曾经拥有过珠海市民身份的人,转身离开。

城市公共服务跟上了吗,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充足吗,外来人口在移民城市珠海感受到足够的归属感吗?人口流入后,如何更好留住人,更值得思考。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5-16 00:05 最后登录:2025-05-16 00: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