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卢庆国聚焦农村民生改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从新农合到城乡居民医保并轨,从老农保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二十年迭代,始终与农民需求保持一致。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达10.44%,比城镇居民高出1.97个百分点,而基础养老金相对较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解决农民“年轻时怕看病、年老后愁养老”的双重焦虑成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任务。 卢庆国建议降低农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减轻农民参保负担,并建立普惠性的农村基础养老金制度,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将参与新农保的农民养老金标准提高至500元/月。近年来,我国在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策调整,农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的提高与农民收入水平增长之间的不平衡问题逐渐显现,给农民参保带来了较大负担。 自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来,参保缴费标准已从每人每年10元调整至2024年的400元,增长了40倍,而农民年平均收入仅增长了8.82倍,远远超出同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以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为例,按2024年最新缴费标准,需要一次性缴费1600元,一些有老人或子女较多的家庭甚至需要缴纳两三千元。这种不平衡导致农民参保负担逐年加重,参保积极性下降,出现缓缴、断缴的现象,影响了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和覆盖面。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