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猛了!广东,不愧为人口大省、生育大省。 去年,广东全省常住人口增加了74万人!几乎相当于一个中型县城的人口总数。 出生人口达113.3万人,出生率8.89‰,均位居全国首位。 今日(3月26日),广东省统计局官宣了上述两项人口数据。 根据统计,2024年末,广东全省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2780万人(近1.28亿常住人口)、实时在粤人口数量更高,1.5亿元。 事实上,自2007年首次赶超河南位列第一之后,广东已连续18年蝉联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之位。 不止如此,广东还连续5年成为唯一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连续7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 2024年年末广东全省常住人口及构成 2020-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早在2月20日,深圳便官宣,2024年末常住人口为1798.95万人,同比增加19.94万人,增长1.12%,连续2年常住人口增量增速均居全省各地市首位。 年增长20万常住人口,意味着什么? 很多县城人口可能还不到20万。 看看其他城市去年人口增长情况,就知道深圳这座城市的人口吸引力究竟有多强。 据统粗略计,2024年石家庄人口净流入3.28万人;兰州市人口增加1.18万人;杭州人口增加10.2万人。 从增速看,深圳2024年年末常住人口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上年(0.73%)提高0.39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接近1800万,这刷新了深圳自1979年立市以来的最高记录。 全国人口红利消失,广东逆势而行,也连续7年稳坐“中国生育第一大省”,但广东却还在不断抢人,甚至在2025年春招季开启了“史上最强抢人大战”——超千家企业的5万个岗位、近1万个博士岗位、百万年薪的机器人工程师……都在招聘。 人口红利还在,人才红利却没有跟得上。 不得不直面一个残酷的现实:即便坐拥超过1.28亿人口、年增74万人的超级大省,即便年度人口流入超过20万的深圳,也正在面临着颠覆性的人才危机。 不可否认,人多是我们的底气,但人口多≠人才多。 上述让其他省份羡慕的亮眼数据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暗藏着系列危机 ——结构失衡之痛、产业升级之迫、人才难留之殇。 当杭州靠着“AI六小龙”夺走科技头条,广东的“智能机器人天团”却面临人才断档的窘迫。甚至有一家机器人企业负责人直言:“百万年薪招博士生,仍难解渴”。 残酷的现实——占全国40%机器人产量的超级大省,正在被高技能人才缺口掐脖子。 不止是机器人行业,其他科技类产业面临同样的问题。 人才,始终是一座城市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强大的生命力。 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深圳全市高层次人才2.62万人,留学回国人员22万人,技能人才406万人,各类人才总量700万,其中920名深圳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不可否认近年来,深圳坚持不遗余力引进、培养、使用、协作和服务各类人才,甚至还是95后人才吸引力第一的城市。 但是深圳能否长久留住真正的人才,且吸引更多人才到来,依然任重道远。 我们为深圳拥有诸多优质人才和企业家而庆幸,更希翼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有才之士、有志之士真正愿意扎根在这座创新之城发光发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