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轶事

当前位置: 城镇轶事 > 村容村貌 > 文章页

坚定信心谋发展,干字当头抓落实

时间:2025-03-27 14:42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1 次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综合解读 文/茂延 政府工作报告是新一年的施政纲领,也是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3月19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市委副书记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综合解读

文/茂延

政府工作报告是新一年的施政纲领,也是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3月19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雄飞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上一年“成绩单”、提出新一年“任务书”,承载着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

整体上看,报告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展开,把“促一方发展、惠一方民生、保一方平安”的使命任务贯穿全篇,主要有三个特点:

01

一是高处着眼、实处发力

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工作安排,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

02

二是抓主抓重、落细落小

把事关茂名发展的大事要事,细化实化为可操作、可落地的工作举措,能够起到抓纲带目、纲举目张的效果。

03

三是求真务实、简洁精练

延续了近年来“短、实、新”文风,回顾去年成绩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话,部署今年工作坚持实事求是、量化执行,报告中提及的数据多达120余处。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顾过去一年,报告强调“过去一年的发展很不平凡,成绩来之不易”,用了“十个在”“十个出”提炼概括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效。一项项有力举措、一串串生动数字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直面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交出的一份可圈可点、殊为不易的高质量发展答卷,为强信心、稳预期积蓄起雄厚的底气。

细看答卷中的“稳”与“进”,经济回升向好很不容易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复杂严峻形势,努力在困局中破局、逆势中起势,经济指标同比增速走出“V”形曲线,呈现“前高、中低、后扬”的曲线,尽显坚韧本色,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4000亿元新台阶。

细看答卷中的“新”与“旧”,发展动能接续很不容易

“新”的动能加速培育,“五链共建”的链主企业和项目不断取得突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0.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3.1%。“旧”的动能不断更新,23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54家企业“小升规”。

细看答卷中的“城”与“乡”,推动协调发展很不容易

茂名新城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总投资230亿元的交通路网有序实施。信宜、高州、化州三地新增城镇常住人口3.8万人。“五棵树一条鱼”全产业链实现产值550亿元、带动60多万人增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5.8%,美丽宜居村占比达77.7%。

细看答卷中的“量”与“质”,保障改善民生很不容易

城乡居民收入迈上3万元新台阶,城镇新增就业4.8万人、超额完成省定任务。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2万个,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迈进全省第一方阵。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政府坚持“过紧日子”,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3%,创历史新高。

细看答卷中的“增”与“减”,守牢安全底线很不容易

新增优质耕地9500亩、高标准农田4.7万亩,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获全省第一名。刑事、电诈案件分别下降25.4%、45.0%;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0.8%,25.2%。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成效显著,事故死亡人数减少126人,降幅为历年最大。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了收获满满,但眼下,全市发展也面临“成长的烦恼”。报告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鲜明指出了经济运行、产业发展、民生保障、风险防范等领域的困难挑战。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根本上要靠发展来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收官之年当尽冲刺之责,布局之年当谋长远之策。报告深刻把握和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个必须统筹”科学方法论,立足茂名发展阶段和市情实际,提出要做到“五个更加突出”,即更加突出扩大内需、政府投资、动能提升、做大总量、盘活存量,标定了今年政府工作的着力点。

在目标设定上

明确了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这体现了坚持实事求是、稳中有进、跳起摸高的原则,既与国家、省发展目标相匹配,也充分考虑衔接“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完成,有利于统筹引导社会预期、提振社会信心。

在工作部署上

报告以“十个强化”明确了重点任务,包括强化工业立市、内需发力、城乡融合、新城引领、改革赋能、绿美建设、文旅融合、民生服务、共建共享、职能转变。每方面都有措施、有目标,可执行、能落实。

理解和把握“十个强化”的重点任务

可以从事关高质量发展的

五个要点来把握

01

一是抓牢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报告直面当前我市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的突出短板,提出系列措施。

产业部分放在十项任务之首,篇幅是所有版块中最长,旗帜鲜明提出“推动领导干部向产业聚力、要素资源向产业聚焦”,直面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工业化率偏低等问题,把推动“五链共建”向“多链共建”拓展作为重中之重,统筹抓好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科创引领等大事要事,加快构建具有茂名特色的“3336”现代化产业体系。

城乡融合方面,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之年,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初见成效四大行动”,紧紧围绕县镇村三个层面推动从量变到质变,就做强产业、做美环境、做活价值作出部署。

城市建设方面,今年是茂名新城奠定格局之年,报告聚焦科学统筹老城区“历史文化核”、茂名新城“现代活力核”、南部滨海“未来发展核”,把握广湛高铁开通和省运会举办“两大机遇”,重点部署了推进新城建设、片区联动、城市更新、城市交通等工作。

02

二是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

报告部署部分中扩大内需版块设置在近三年来最靠前的位次,凸显了其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报告提到“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用好地方专项债券扩大使用领域和范围等政策机遇”,目的就是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把上级的政策红利转化为茂名行动和发展机遇。今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报告中“改革”创新”共出现了47处,体现了锐意进取的精气神。

去年,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部署了200多项改革任务,报告聚焦“全力推动标志性改举措落地见效”作了谋划。国企改革方面,推动资产总额向2000亿元攀升。营商环境方面,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企业生产经营和全社会物流等成本等。财税金融方面,积极盘活房产物业、水资源等项目,推动资源资产向资金资本转变,支持支农支小贷款、企业信贷、企业上市融资等。

03

三是站稳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

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时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和关切,特别突出“可感可及”,有两个特点。

一是惠及面更广,聚焦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以及生态等重点民生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扩面提质的举措。

二是精准度更高,比如,就业方面提出“强化就业供需对接”,教育医疗方面注重高品质服务供给和普惠性均衡布局。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发展、“一老一小”今年首次作为单独的小节进行部署,回应了当前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

此外,报告还聚焦强化文旅融合,提出不少举措,力求让老百姓既能过好眼前的“柴米油盐”,也能邂逅心中的“诗和远方”。

04

四是防范高质量发展的“风险点”

报告坚持底线思维,对安全生产、平安稳定、防灾减灾、基层“三保”四条底线和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两条红线作了系统部署。比如,安全生产方面,聚焦危化矿山、消防森防、水陆交通、生产施工、文化旅游、烟花爆竹、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领域;社会治安方面,聚焦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八项重点工作,强调保持对毒品、电诈等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防灾减灾方面,提出加快地质灾害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城市内涝治理等项目建设。

05

五是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干部是决定性力量,作风是关键性因素。报告继续将政府自身建设作为单独一章来写,聚焦坚决筑牢政治忠诚、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等方面作出部署,体现了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决心和韧劲。报告还突出政府抓落实导向,鲜明提出“坚持干字当头,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用了较大篇幅对持续性、攻坚性、创造性、协同性、闭环性抓落实提出要求,必将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新的时间坐标,为茂名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寄予新的向往、标注新的刻度。让我们乘着市两会的东风,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只争朝夕、开拓进取,奋力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茂名两会·划重点 | 发展主要预期目标:GDP增长5%左右!

茂名两会·划重点 | 「AI视频+一组海报」带您回顾茂名2024这一年…

原标题:《报告解读① | 坚定信心谋发展,干字当头抓落实》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04 20:04 最后登录:2025-04-04 20: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