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轶事

当前位置: 城镇轶事 > 民风民俗 > 文章页

第186期:特大城市“积分入户”莫成“发奖”

时间:2025-03-19 18:30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8 次
特大城市积分入户莫成“发奖” 分享到: 近日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特大城市可采取积分制等方式设置阶梯式落户通道调控落户规模和节奏,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为特大城市的人口问题正式提出了

特大城市积分入户莫成“发奖”

分享到:

近日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特大城市可采取积分制等方式设置阶梯式落户通道调控落户规模和节奏,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为特大城市的人口问题正式提出了解决方案。

特大城市落户积分制,户籍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积分入户”并非全新事物,深圳、广州、上海作为特大城市,早已在“积分入户”上试点探索。户籍改革,特大城市是最大的难点。由于人口膨胀,而城市承载能力未能同步提高,许多特大城市面临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住房紧张等“城市病”。而积分入户制作为户籍改革的一个“开口”,能医好特大城市的“城市病”吗?


公安部:北京可自定是否积分制落户

近日,北京市政协建议推行积分落户政策,以科技贡献、专业技能、在京时间等指标为考核项,计算非京籍人才的“积分”,积分达标即可落户北京。对此,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记者会上表示,是否实行积分落户制将由北京市自己决定。[详细]


深圳取消学历限制,上海严格门槛多

2011年,广州、深圳先后全面开展积分入户工作,如广州积分的八项申请条件中,“在广州市正常缴纳社保并达到一年以上”、“初中毕业及以上学历”两项。而深圳积分入户去年也取消了学历限制,此外一旦申请者获得过一定级别的技能大赛奖项、参加义工、义务献血等社会服务,都可获得积分奖励。上海的“积分入户”政策则较严,有着学历、纳税等多种门槛。[详细]


户籍改革尝试找到了突破口

上广深三地的政策,尽管不完美,甚至有着种种争议,可其毕竟在铁板一块的户籍制度管理上,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让漂在这些城市的外来人口,看到融入城市、安家落户的希望。而相比上广深,更多特大城市在户籍改革上则略显保守。现在,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鼓励“积分入户”政策,更多特大城市理当借鉴上广深的经验,把“积分入户”尽快变成现实。[详细]

网友点赞:让有心落户的民众看到了希望

至少是一种公平竞争的方式

网友“奥利维埃”:目前要想在北京等这些大城市里落户,还是比较难的,但总得有一个合理而有效的方式来规划,让外地人有落户北京的可能性。通过一些指标的考量,进行积分落户,这至少是一种公平竞争的方式。其实这种落户的方式或制度设计,更多的是从经济或市场角度来考量。

   是种进步,能对人口数量起到调节作用网友“巴别塔之犬”:积分落户制值得推广,毕竟大城市现在人口过于密集,一味的涌入对于城市来说毫无好处,毕竟一个城市的容量有限,这个时候,限制人口非常有必要。积分落户能对人口起到调节作用,又不会直接关闭户籍的大门,因此我认为是一种进步。

   让有心落户的民众看到了希望

网友“小羊闯江湖”:支持!积分制,首先让那些有心落户的民众看到了希望,由之前的“无限期”变成了“有限期”。作为特大城市,也必须需要一定的门槛标准,如果门槛标准设置不当就会造成城市拥堵,社会资源紧缺,积分制的实施,既可以激励想落户的民众,也使落户人数受到限制,值得尝试。

“积分入户”莫成“发奖”,善政尚须善为

“积分入户”政策是特大城市管理者必须去挑战的命题。如何进一步满足外来人口扎根的急切诉求,同时与相对有限的城市容量、滞后的公共资源之间,通过渐进式改革达成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都需要特大城市的管理者为之付出努力。


    “积分入户”折射我国社会的嬗变与进步

任何一项好政策的推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大城市实行“积分入户”,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利益。正所谓“好事多磨”,要把这项政策办实办好,真正体现公平和正义,除了信息公开透明之外,尚需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确保稳妥实施。归根到底,这是一个朝向活力与自由,朝向平等与平权的进步之旅,折射着中国社会艰难却可贵的嬗变与进步。[详细]


“积分入户”必须公平为先,不唯学历论

推行“积分入户”,必须公平为先,不唯学历论,也不仅仅以购房入户或者纳税贡献等经济指标,来作为入户的主要标准,而是更为注重入户申请者在各方面的均衡性,让各有所长的人都有机会一圆入户梦。积分入户的政策口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根据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改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积极回应民众诉求。[详细]


“积分入户”莫成“发奖”

户籍改革向前迈出一步,本应致力于削弱基于户口产生的种种不公平待遇,淡化常住人口中有无户口的差别。一线城市给优秀人才发户口“奖状”,恰恰强化了户口的福利符号,与社会普遍要求的“公平”取向背道而驰。对此外来人口多半反应平淡,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外来户”,认为“这种好事不会砸到自己头上”。[详细]

户籍改革,实现户口权益均等化是关键

户籍管理制度本身的改革并不复杂,核心的问题在于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政策与户籍挂钩。为此,不少人建议,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大量权益和福利,淡化城市户口特别是大城市户口的魅力。但是思考一下,如果在农村或在城镇就能享受到较为健全的公共服务,或者像在大城市一样拥有较为充足的就业机会、教育条件和社会保障,还有那么多人涌进大城市吗?


户籍改革得拿“利益”开刀

户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口的有序自由流动。剥离附着于户口之上的各种利益,有助于提高户籍的开放性。但要实现流动的秩序性,根本还在于各地“利益”的均等化。强调户籍改革要剥离利益,也断然不是要取消既有的公共福利,重回苦日子,而是强调户籍的开放性。归根结底,只有在“利益”均等的前提下,更加开放的户籍制度才不会加剧人口的单向流动。[详细]


户籍改革,核心是实现“人的城镇化”

户籍改革并非换一换户口本,相关制度改革须统筹推进。如果不妥善解决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险、随迁子女就学乃至住房等问题,户籍改革将举步维艰,进城农民也就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建议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同时高度重视农民工住房问题,在进一步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同时,结合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企业、社会和市场的作用。[详细]


同时兼顾公众权益和城市发展利益

户籍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推进。最好的权衡和兼顾,就是以人的权利为主线。提升人的权利满足感而不是削弱人的权利满足感,是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的唯一途径。推进全社会规模的、不同阶层不同出生地的权利均等化。站在这个高度,户籍制度改革就会具有最被认可的法理性,寻找到最能平衡公众权益和城市发展利益的路径。[详细]

中国的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人们期盼,户籍改革能真正触及核心矛盾,缩小绑定在户籍上的待遇差别,特别是废除那些明显的排外性条款,别让户口成为公共产品和服务“均等化”的障碍。


[古月行天] 发表评论:

在广东20年了,在广州先后也有10多年了,一直未取得广东的户口。真难啊!

[凡尔赛夫] 发表评论:

不公平,没有从根本上着手解决问题,毫无意义!

[网友] 发表评论:

这样的户籍改革是不公平的,要改就改利益与户籍的挂钩问题!!!!!!!!!!!

[长春市百姓实话实说] 发表评论:

今天我参加了长春市公安局长接待日,连局长面都没有见到,这就是学习十八大两会精神!为了60岁老父亲没有户口!我2012年——2014年一直跑,长春市公安局户政管理之队警察就是推,说证据不足等。这真是人民警察为人民呀!老人儿女,l邻居都证明不了。派出所调查记录也证明不了?

[一股清泉] 发表评论:

更要担心的成了新的“腐败”温床。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11 08:04 最后登录:2025-04-11 08: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