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轶事

当前位置: 城镇轶事 > 新人新事 > 文章页

顺义区优秀城市协管员、网格员|刘忠倩:自学方言的乡村“法律管家”

时间:2025-03-16 01:56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1 次
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  刘忠倩是市公安局顺义分局大孙各庄派出所的流动人口管理员,负责大孙各庄镇4个行政村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工作的8年时间里,她不仅自学多种方言,方便与外来人口沟通,还利用法律专业知识服务村民。刘忠倩到村民家中登记流动人口信息。“嬢嬢(四川话,意为“阿姨”),早上

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消息  刘忠倩是市公安局顺义分局大孙各庄派出所的流动人口管理员,负责大孙各庄镇4个行政村的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工作的8年时间里,她不仅自学多种方言,方便与外来人口沟通,还利用法律专业知识服务村民。

刘忠倩到村民家中登记流动人口信息。

“嬢嬢(四川话,意为“阿姨”),早上好,在这儿住得还习惯吗?”“我来给咱们公司做一下流动人口登记。”“你好,我来检查一下咱们的用火、用电、用气情况。”这些话是刘忠倩每天在工作中都要说的,与用普通话对话不同,四川话、湖南话、福建话……这些都是各地方言,瞬间拉近了她与登记对象的距离。

“我开始学习方言,是因为一位来自浙江丽水的叔叔。”刘忠倩说。她刚成为流动人口管理员不久,在一次入户登记时,遇到一位只会说家乡话的租户。两个人因语言不通而“各说各话”。直到刘忠倩拿出登记本和自己的身份证,对方才明白她的意思。“看到租户的身份证,我才知道他是浙江丽水人。”刘忠倩说。

刘忠倩正在登记信息。

“那天晚上我就睡不着了。我以后要接触更多的外来人口,南腔北调,年轻人还好,有很多老年人不会说普通话,我怎么才能更好地和他们沟通呢?”刘忠倩说。听不懂方言就学。从那以后,刘忠倩在工作中会特意请教来自不同省份的租户,学习他们在日常交流中的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渐渐地,她不仅能听懂了,还能简单说上几句,也慢慢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

刘忠倩解答村民法律疑问。

“我前几天来的时候,您不是问过我分户都需要什么吗?这是材料清单,您按这些准备。后续要是有确权相关的问题,随时找我。”刘忠倩拿着分户材料清单来到大孙各庄村村民卢海燕家中。入户时,经常有村民向她咨询法律问题。

刘忠倩(中)向村民普及反诈知识。

刘忠倩大学就读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的是法律专业,并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虽然没能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有些遗憾,但能够利用所学为村民答疑解惑,我感觉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刘忠倩说。

普及反诈知识、帮助村民追回租户欠的租金、解决因盖房引发的纠纷……刘忠倩成了村民身边的“法律管家”。

“从听不懂方言的‘小白’,到现在能与来自不同省份的租户交流,我觉得每天的工作都充满新鲜与挑战。这让我更加热爱这份工作,也更加珍惜为村民服务的机会。”刘忠倩表示。

记者、摄影 侯欣泽

文编 丁月

美编 朱霞 屈义利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08 11:04 最后登录:2025-04-08 11: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