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近日发布《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负面清单(试行)》,明确“十不准”规定,旨在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维护村民权益,推动乡村民宿和旅居产业发展,打造“旅居云南”品牌。新规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农村宅基地,限制租赁期限,禁止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宅基地合法使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为加强农村宅基地的规范管理,维护农村村民的合法权益,并促进乡村民宿和旅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和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发布了《云南省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负面清单》。这一新规旨在打造“旅居云南”品牌,推动乡村的持续健康发展。 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农村宅基地及违法违规行为 新规明确指出,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和住房,同时禁止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房确权发证。此举旨在防止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宅基地,保障农村村民的合法权益。 规范宅基地使用,限制租赁期限 农村村民在建设住宅时,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面积和规划许可进行,不得超面积占地或超规模建房。此外,城镇居民、社会资本等租赁农户住房居住或开展经营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这一规定既保护了农户的宅基地使用权,又防止了长期租赁对农村土地的潜在影响。 严禁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宅基地合法使用 新规还严禁各类主体打着盘活利用等名义,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私家庄园和私人会馆。同时,严禁借流转之名违法违规买卖宅基地,严禁“明租实买”等行为。这些措施旨在杜绝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宅基地的合法使用,维护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结 云南省此次发布的《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负面清单》通过明确的“十不准”规定,加强了农村宅基地的管理,维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了乡村民宿和旅居产业的发展。这一新规的实施,将为云南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持,也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责任编辑:) |